大葉山欖

 

Palaquium formosanum

 

別  稱:臺灣膠木、驫古公樹、山檬果

科  屬  別:山欖科  膠木屬、杜鵑花目

 

分  佈:臺灣北部、東部及南端海岸與蘭嶼

     綠島等地

產  地:臺灣、蘭嶼

本島分佈:台灣北部及南部海岸,200 公尺以

     下山區

 

特  性:1. 抗風耐鹽性強,為海邊優良的

      綠化植栽

     2. 行道樹用,木材供建築用材

     3. 蜜源植物

     4. 果實可食

 

生長壽命:數十年至數百年

小知識

 

山欖科共同特徵是「一身黑褐色的樹幹」,且

全株富含乳汁,枝條斜向伸展,具層次感。大

葉山欖是同類植物中葉形較大者,因此被取名

為「大葉山欖」;又因是台灣原生樹種

 

又稱「台灣膠木」(富含略似橡膠的乳汁)。

是常綠喬木,小枝具褐色細柔毛及葉痕;葉叢

生枝端,厚革質,全緣,常稍反捲;花則叢生

葉腋,淡黃白色(有惡臭味);漿果(或是核

果)橢圓形,果實先端的細長物為宿存花柱。

— 大葉山欖 —

澆水

每2-3週

全日照

日照 6 小時以上

土壤要求

壤土、 沙土、 黏土、 砂質壤土、酸性、中性、鹼性

氣溫

-5~43 ℃

花顏色     葉子顏色

淺黃、淺綠色  綠色

生長條件:喜日照充足,防風耐鹽。

種植方式:將種子浸泡在水裡 4~8 天,每天

     需換 1~2 次水,直到外殼裂開有

     芽點就可栽種。